10
要處理一大堆瘟疫死亡的屍體,應該怎麼辦才好呢?
經過了中世紀的戰爭與黑死病,捷克KUTNA HORA這個地方累積幾萬具屍骸,
全都埋在小教堂旁邊的墓園裡,小小的墓園不夠埋,就繼續往上疊,疊不夠就露出來。經過了幾百年風吹雨打,屍骸成了骷顱,堆在那裡也不是辦法。於是有個盲眼的修士,就雇用了一堆工人把這些骨頭清洗清洗,慢慢整理出來,十八世紀一位捷克建築師,把這些骨頭拆開了,配合巴洛克風格的教堂,比如說骷顱配骷顱,大腿骨配大腿骨,圓弧形的部份就用人的肋骨與骨盆,把Ossuary這個小小的空間當成了展示檯,拼出了人骨做成的枝型大吊燈,還堆了幾座人骷顱做成的塔,不管走到教堂那個角落,都可以看到骷顱頭張開嘴對著你笑。
這個盾牌也是人骨教堂的鎮堂之寶,中間是人的脊椎骨(人的骨頭真的是空心的),周圍用不同部位跟不同長短的骨頭拼出盾牌的形狀,再拼出烏鴉啄士兵眼睛的場面,所有的素材都是從將近四萬具人骨中拼出來的。長長短短看起還很完整,就跟拼湊樂高積木一樣,挑選適合的大小拼起來,不用另外裁剪。
OSSUARY地方不大,外面的陽光透過窗戶射進來,總還是有點陰森森的。像是為了沖淡教堂如死人王國般的氣氛,設計師還在吊燈上面放了幾座木雕小天使,童顏與白骨,讓人骨裝飾的意境更為深遠。
教堂本身也許充滿了哥德式的恐怖,但是工作人員既親切又周到,買門票的時候,小姐會用英文問你那裡來的,他們還備有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不同版本的說明導覽(用完需歸還),小小一張A4紙,說明OSSUARY的歷史,繁體中文版最後還註明台北市雙連教會某某姐妹翻譯,感覺格外親切。
帶骨的波希米亞烤鴨 跟人骨頭一點關係也沒有,吃完只會人只會長肉不會長骨頭 ^o^
KUTNA HORA離PRAGUE搭火車大概約要一個小時,原本是波希米亞著名的銀礦產地。看完人骨教堂還可以順便去市中心看聖芭芭拉教堂,有美麗的ARTE DECO風格玻璃,走出人骨教堂,感覺上周圍的小鎮也隨著步伐越走越遠,好像動畫般活了起來….
閒話幾句:
1. 聽說我這篇的Google AD sense常常出現靈骨塔廣告,不是我放的啊,是谷歌…
2. OSSUARY已經列入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,如果說旅遊景點也有品牌,WORLD HERITAGE倒是童叟無欺,品質穩定。
3. 人骨教堂雖有瘟疫受難者的悲慘過去,天氣好加上遊客多的時候,其實一點也不陰森。門口賣票的捷克阿桑更是親切有耐性。果然一出大城市,人情就變濃厚了。
4 白骨在基督教中還有一個符號的意義,就是告訴人此生是短暫的,要努力遵循上帝的旨意,實現種種美德。
4 白骨在基督教中還有一個符號的意義,就是告訴人此生是短暫的,要努力遵循上帝的旨意,實現種種美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