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是不是很多留學生都被問過這樣的問題? 「你為什麼要回來?」
從十年前念完書回台灣,幾乎每個月都要碰上長輩上司關心地問,你為什麼要回來?
雖然我不喜歡吃鹹酥雞與珍珠奶茶,但是我還是捨不得胡椒餅、滷味、黑白切還有花生湯豆花。還捨不得台灣的四時節慶,家裡一年兩次的大拜拜,還有,我喜歡過農曆年,喜歡電視上毫無營養但是剛好不看也不可惜的賀歲節目,喜歡家裡面很熱鬧,還喜歡台灣百貨公司小姐總是耐心幫你調貨,衣服七折前修改不要錢。 這些,好像都是不成理由的理由。
記得當年在英國唸完碩士,想換到歐洲大陸那端,我向來喜愛的法國,仗著自己在師大法語中心混過兩年,就這樣傻傻地搭上歐洲之星,到了巴黎。
對沒好東西吃會很憂鬱的亮晶晶來說,比起英國,巴黎已經很像個天堂。美麗的街道,幾百年的歷史古蹟沉澱,巴黎的美,是無以倫比的。
但是比起去美國留學的朋友,也許我的經驗和感受都有點不一樣。
在歐洲的那兩年,已經很流行尊重多元文化的口號,當年歐洲剛剛在歐盟的美夢下想像世界大同的美麗地球,還沒開始意識到這些移民將會使得年輕人沒工作,都市與文化都會產生質變,移民旺盛的生育能力,更是直接衝擊到許多西歐國家原本的社會結構。
當年的巴黎,台灣剛剛買了拉法葉艦,對台灣留學生,法國政府是慷慨的,每個月的住房補助,醫療保險超過台幣萬元,都讓一個窮學生,更加容易在花都活下去。
教我們的老師,認真而費力地學習姓名中文的發音,虛心地請教「台灣與大陸是不是一個國家?」這種複雜的問題,在他們身上,從小學到高中,常常跟老師有仇的亮晶晶,慢慢理會到文化的重量與尊重的意義。
知道生活不一定要住豪宅,只要把家裡弄乾淨,把杯杯盤盤搭配好,自己學習一些簡單的烹飪,其實生活,也可以很有品質,而一本好書、一杯熱茶加上美好價廉的四季水果,始終是我夢想版的天堂(如果再加上一張中頭彩的樂透就更完美了)。
巴黎之美勢必讓人一遊再遊,而請別再問我為什麼要回來?
回家,何必還要一個理由呢?
7 comments
生活在台灣是一種幸福,所以我也回來了!!
對啊,大家好像覺得去別的地方混比較成功,真是移民社會的宿命呢… 歐洲工作悠閒但是會窮死,有錢也被扣稅扣光光…
呵,當年回台中也是這樣被問…我想是天命吧,腦海中響起了賀知章的那首回鄉偶書…
To:Attila
我只要中一次,一億(稅前)就心滿意足了… 呃,我知道我還是想太多了…
To: 小獅王
You really got a point!
樂透要那種10期以上沒人中,然後自己獨得的那種才會完美啦!
這問題問的真好呢
親人不在身邊也是有差吧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