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樣是喝茶,日本茶道與台灣功夫茶,是非常不一樣的意境。
日本茶道的精雕細琢,處處用心,就像是美妝高手花了三小時雕琢出來的裸妝,美得自然又奪目,但是只有專業人士經過苦練可以做得到。
充滿了步驟一、步驟二、步驟三,不過就是一杯茶,甚至是一杯水量根本不足以解渴的抹茶,為什麼要弄得這麼僵硬呢?
相信每個對日本文化好奇的台灣人,都需要一本解說手冊。
這本「圖解茶道」,從茶道的歷史淵源與掌故,到茶道的各種道具與簡單的產業史,配上漫畫插圖,做了深入淺出的解說。從織田信長如何利用茶道來控制屬下,豐臣秀吉與千利休的糾葛,到茶道的禮法,這本書都是本稱職的解說手冊。
也因為茶道是在槍林彈雨的戰國時代統治階層的扶持下成長定型,戰爭帶來的人事無常,更加強了茶道「一期一會」的精神。也就是說今天在茶室中共同品香喝茶的朋友,也許明天就死在哪個戰場之上,再見面時已是枯骨,因此更要把握當下,好好享受彼此的相聚。
而現代人如何從茶道來安慰身心呢? 就要看這本「日日是好日—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」。
作者森下典子學習茶道二十五年,在機械式的操作中,忽然懂了茶道森嚴的禮法,在創作出純粹的和風美學,以供客人享受風花雪月美好的一面。
而在複雜的茶道儀式中,森下小姐體認到了「雨天聽雨」「日日是好日」的人生態度,與其強求永遠在他方的幸福,不如把握當下,享受每一分每一秒的相聚。作者也提到,比起日本女性容易以曖昧方式表達情感,茶道老師乾脆俐落的態度,顯得格外的瀟灑。而在疲憊之時,在主人精心設定好的字畫、配合季節的和菓子與灑掃得宜的庭院中,茶道的非日常性,成為身心療癒的儀式。
但是歸結到最後,喝茶,一個目的是為了款待客人,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慰勞自己,其實沒有其它。
這兩本書,一本介紹了日本茶道的實踐方式,一本引導讀者更接近日本茶道的魂魄。當季節變換流轉不歇,身心難免有疲憊之時,我們更需要貼近自然的呼吸,讓自己的心靈重新獲得力量。
這個時候,最好的,當然就是來一杯茶吧。
(請點以下連結進入茶葉賣場,沒有啦,開玩笑的。)
圖說茶道,現在買送咖啡包與折價券
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
4 comments
To 紀子:真的是這樣呢。
我覺得日子真的是看自己怎麼挑著過~要快樂或是不快樂~滿足與不滿足
親愛的,那就再多買一本日日是好日(大誤)
但我的書還沒收到呢~泣~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