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喝茶,日本茶與台灣半發酵清茶(含包種茶及烏龍茶)的芬芳甘甜風味完全不同。
但是要說到以茶入饌,特別是要在保存茶葉的特殊風味之下,還要做成各式各樣的甜品與冰品,這點要叫日本店家第一名。
當然這些帶有濃醇茶香的點心,也不是平常到日本超市買的那些綠色餅乾與冰淇淋,更不是超商架上的一包包疑似抹茶的點心。而是要到專業的茶舖,用真正的茶葉製作出來的點心,才能感受到以青澀味為基礎的日本茶與甜味那種特殊溫潤的組合。
在日本,即使在嚴肅的茶道儀式,喝抹茶時,也要來塊和果子,平衡一下苦味。也許有高手能夠製作出苦後回甘的抹茶,但茶後的那抹甜,總是討喜的。
京都南部的小鎮宇治,不但是源式物語的重要場景,更是日本最重要的茶產地。相傳中國宋朝年間茶樹引進之後,受到首都上流社會與商家對茶葉的需求刺激,宇治的茶以空氣好,水質佳,品質優秀,長年作為皇家貢品,有了皇家冠冕加持,必須特別加工遮蓋陽光十分費事的玉露茶成為最受歡迎的商品。
進入二十世紀之後,皇家與貴族的消費不足以支持這些老茶舖,倒是老茶舖紛紛多角化經營,利用原本的製茶間,改裝成喫茶店及門市。
宇治的中村藤吉本家,就是這樣一間老茶舖。
創業於1859年,在宇治本店由舊工廠改裝的喫茶店,門窗敞亮,沉穩的木頭裝潢,讓人一踏進來,整個心都靜了下來。
我們來這裡,其實不是為了喝茶,而是為了吃招牌的抹茶白玉紅豆竹筒冰,原本沒有期待很多,只是喜歡這家店的氣氛閑靜,微涼的初秋,不敢多吃冰,另點了一份煎茶,只是想喝點熱熱的飲料。
過了一下子,竹筒冰上桌了,青色的竹筒裡面,裝了抹茶冰淇淋,紅豆泥,深綠色的茶凍還有QQ的白湯圓,每舀一口,吃得到苦中回甘的抹茶冰淇淋混著甜香的紅豆泥,不然就是抹茶冰的茶香混著白湯圓的澱粉甜味,一路挖下去,每一口都有不同的組合,不同的口感,不同的甜蜜。
比起著名的茶寮都路里把海綿蛋糕放進冰淇淋聖代中,中村藤吉看似傳統的搭配,卻在抹茶冰淇淋、紅豆泥、湯圓與茶凍四個成分都將原味加上甜味,發揮到淋漓盡致。
不以創作之名標新立異,更讓人感受到純粹屬於東方的食材,化身冰品的魅力。
除了宇治車站附近的本店,平等院參道上,還有京都車站伊勢丹百貨樓上也都開了分店,每次到京都。總也不忘前往中村藤吉吃個茶凍,喝杯茶再走。
4 comments
TO:愛吃鬱金香的魚
下次在去京都啊,好想現在就飛過去…
我已經你的意見轉給該知道的那位男士了,呵呵… ^_^
To:小獅王
這家不會太甜,連不吃冰的我都忍不住搶過來吃…..
對於愛吃冰的我,好想吃 好想吃 好想吃~~
京都我也好想去,醍醐寺裡燒掉的是「准胝觀音堂」其他的都還在呢!!裡面有真如三昧耶堂想去看看~~
雖然我喜歡吃日本料理,但是甜食部份,總覺得太甜了….
Comments are closed.